能源与材料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束

发布者:能源与材料学院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次数:14

     近日,能源与材料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顺利举行并圆满结束。本次培训学院策划了一系列课程,通过深入的交流研讨,规范学生入党流程,深化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理论认知,坚定其入党信念,为党组织培养和储备一批政治素养高、党性修养强的后备力量。

能源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周立老师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主题,为入党积极分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课上,周立老师对党章中党的组织制度、党的纪律等内容进行了细致讲解。周立老师强调,党的组织制度确保了党的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党的纪律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都要自觉遵守党的各项规定。在讲解党的纪律时,周立老师列举了一些违反党纪的反面案例,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组织制度和纪律的严肃性以及违反党纪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能源与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立新老师的《能源报国》课程,结合能源与材料学院的专业特色,向学员们讲述了能源领域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能源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面临着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诸多挑战,这就需要广大能源领域的人才挺身而出,为实现能源报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学员们深受触动,表示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我国的能源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政策研究室主任潘建广老师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述》课程,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起源,发展,主要内容及其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指导思想之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通过本次讲座,学员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将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能源与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滕婉蓉老师的《在党的青年运动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课程,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青年群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奋斗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冲锋陷阵,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们在各条战线上挥洒汗水、无私奉献,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们勇立潮头、创新创业,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青年在中国共产党发展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学员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以先辈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

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范俊峰老师讲授《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及常见问题》课程,围绕入党申请、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确定、预备党员接收与转正等流程进行了系统讲解,并指出发展党员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标准、严把程序,真正做到“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相统一。

党委组织部李志飞老师的《弘扬兵团精神 做新时代戍边人》课程,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珍贵影像及亲历者口述,向参训学员再现了老一辈兵团人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壮阔历程。“从沙漠边缘开垦绿洲的‘军垦第一犁’,到盐碱地改良土壤的科技攻坚;从‘献了青春献终身’的支边青年群像,到三代人接力戍边的‘界碑守护者’家庭,鲜活的故事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穿越时空,直击人心。”学员们真切感受到了兵团精神的力量,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维护边疆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柏杨老师的《端正入党动机 走好信仰之路》和王雅涵老师的《坚定理想信念 筑牢思想之基》,机关党委赵佳雨老师的《从百年党史看民族团结》课程以及能源与材料学院辅导员丁凯老师的《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入党积极分子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和陈世刚老师的《加强党性修养,做新时代党员》等课程,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学员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启迪。这些课程涵盖了党的理论、党员修养、校园责任等多个方面,让学员们对党的认识更加全面,对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此外,培训班还组织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交流研讨以及党课学习交流研讨、撰写心得体会活动。在交流研讨中,学员们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分享了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大家围绕全会提出的各项政策和目标,就如何在学习和工作中贯彻落实展开了热烈讨论。通过交流研讨,学员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的理解,提高了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

通过本期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培训,全体学员通过理论研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掌握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入学习了党的光辉历史、纪律规范和法规条例,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学员们以严谨的学风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入党积极分子追求进步、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

能源与材料学院将持续严把程序和质量关,高标准推进三级党校建设,通过“理论+党性+实践”立体化培养模式,为党组织输送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新生力量。

(文字:奉晓泽、王雨菡;文字审核:滕婉蓉、陈世刚、英卡尔·那比;排版:潘薇、孙亚军;初审:潘薇;复审:陈世刚、丁凯;终审:滕婉蓉)